前面说了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其中提到链霉菌,链霉菌属属于放线菌,是放线菌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一个属。链霉菌和霉菌一字之差,到底什么关系?
关于链霉菌和霉菌的区别,在这里我们用一张表详细比较一下它们的菌落特征。
所以说,霉菌是霉菌,链霉菌是链霉菌,二者差异很大,平时实验如果遇到,还是要仔细辨别。
1、实验原理
丝状真菌,俗称霉菌,可产生菌丝体,菌丝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如果需要看得更清晰,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
2、染液的配制:
乳酚油的配制:苯酚结晶加热溶化20mL,乳酸20mL,甘油40mL、水20mL,混匀即可。也可加入0.04g棉蓝,便于观察形态。
3、应用
观察霉菌的孢子、菌丝等。
4、操作步骤
1)直接观察法
准备:先取一片干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乳酚油;(乳酚油的作用:具杀死和固定病原物的作用,可使干瘪的真菌孢子膨胀复原,还可使病组织变得略为透明)
制片:用解剖刀从生长有霉菌的平板中挑取少量带有孢子的霉菌菌丝(连同基内菌丝),用50%的乙醇浸润,再用蒸馏水将浸过的菌丝洗一下,然后放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仔细地用解剖针将菌丝分散开来;(处理过程可以忽略)
盖片:用镊子取盖玻片,还是45°角切入,一边进入液体中,慢慢放下;
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如需要时可以转换高倍镜观察。
2)载玻片培养法观察法
灭菌:在90mm培养皿中放置U型棒、载玻片、盖玻片,干热灭菌,备用;
制备培养基:取上述冷却好的载玻片,将半固体培养基滴加在载玻片两端;
接种: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接种环接种霉菌并盖上盖玻片,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观察:取出载玻片,擦干表面水分,先用低倍镜观察,如需要时可以转换高倍镜观察。
5、注意事项
1)霉菌较大,不需要油镜观察;
2)半固体培养基内切勿混入气泡,影响观察;
3)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不允许移动,移动会破坏霉菌形态;
4)取菌不宜过多,且要将菌丝分开,便于观察。
本文由环凯转载自“微生物知识库”GZH,版权归原作者~发酵菌人,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