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清的那些事儿(一):血清中的沉淀
发布时间:2022-07-06 浏览次数:1902
与细胞为伴的你,是否为血清中的沉淀所困扰?血清的沉淀是什么?哪些操作导致沉淀增多?沉淀该如何去除?血清究竟该如何储存,如何解冻?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什么是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后的混合物,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多肽(如生长因子、胰岛素、促生长激素)等。血清是细胞培养过程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对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血清中的沉淀是什么?
用于细胞培养的各种血清产品(胎牛血清、新生牛血清和马血清等)中都存在各种类型的沉淀。除了胆固醇和一些蛋白沉淀之外,血清中也会含有纤维蛋白和磷酸钙。虽然沉淀可引起初始问题,但在细胞培养应用方面, 沉淀一般不会对血清的性能产生影响。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肉眼可见的较大物质(可达 1-2 mm)。血清是在低温条件下收集并迅速加工处理,导致一些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的前身)仍存在于溶液中。虽然过滤去除了绝大部分的纤维蛋白,但解冻过程中,纤维蛋白原会再次转化成纤维蛋白析出,形成沉淀。
磷酸钙
磷酸钙一种常见的沉淀物,表现为云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会发现许多小黑点。由于布朗运动,这些黑点可自由移动,因此常被误认为是微生物污染。
少量的沉淀是血清解冻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过于澄清的血清并不代表更高的质量,也可能是“预老化”(加工过程中反覆冻融尽可能的去除纤维蛋白原)的结果。虽然血清中的沉淀很难预测和阻止,但合理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可以降低血清中沉淀的析出,同时也可采取简单的方式去除沉淀物。
沉淀增多的原因
◆ 血清热灭活;
◆ 37 ℃水浴保温;
◆ 频繁的解冻与冻存操作;
◆ 解冻过程中未混合;
◆ 经 γ-辐射;
◆ 2-8 ℃ 长时间储存;
◆ 在自动解冻的冰箱中储存。
去除沉淀的方法
如果血清中含有大量的沉淀,我们不建议直接过滤血清。若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可将血清分装至无菌离心管中,以 400 g 稍微离心,上清液直接加入培养基内一起过滤。
血清解冻方法
1. 将冻存的血清移到 2-8 ℃ 的冰箱中,过夜处理;
2. 将血清移至 37 ℃ 水浴中,间歇性摇晃混匀底部的溶解物,直至全部溶解。
① 温和的升温过程可有效减少沉淀的产生,不推荐直接高温解冻血清;
② 解冻之后的血清不要长时间放置在 37 ℃ 下;
③ 若血清没有混匀且放置于高于 40 ℃ 的水浴中,底部的蛋白会变性形成沉淀;
④ 在解冻过程中,需不断的摇晃混合以阻止形成梯度及沉淀;
⑤ 在解冻或长时间储存之后,血清中会出现浑浊物和絮状物;
⑥ 反覆冻融会造成血清的沉淀增多,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我们建议血清的解冻/冻存次数越少越好。
血清的存储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清应当储存在-10 ℃ 或更低温度条件下
储存在-80℃ 下的血清,虽然在性能方面也没有任何变化,但我们建议不要在该条件下储存,一方面 -80℃ 会增大血清包装瓶破裂的风险,另一方面解冻时巨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产生更多的沉淀。血清一旦解冻,可在 2-8 ℃条件下储存 6 周。如果解冻之后的血清储存时间需要大于 6 周,建议分装成合适的体积并重新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