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汇总!

发布时间:2022-09-30    浏览次数:2906

微生物的分类有很多,微生物包括细菌、细胞以及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分类,在微生物学上,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染色方法以便于观察,那么有哪些基础的染色呢?染色方法有很多比如:单染色法、革兰染色法、抗酸染色法、Fontana镀银染色法、盖梅尼次染色法、乳酸酚棉蓝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荚膜染色、鞭毛染色法等。

微生物染色法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革兰氏染色法、乳酸酚棉蓝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荚膜染色、法鞭毛染色法:

一 革兰氏染色法

1 操作步骤

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固定时通过火焰1-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初染:加结晶紫液盖满标本处,染一分钟后水洗,并将玻片上积水轻轻甩净。

媒染:加碘液盖满标本处,1分钟后水洗,甩净玻片上积水。

脱色:加95%酒精盖满标本,轻轻摇动玻片,约20秒钟后水洗、甩干。

复染: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液或沙黄溶液1-2滴盖满标本,染30秒钟后水洗,待标本自干或用吸水纸印干。

观察: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革兰氏染色液

相关视频:细菌革兰氏染色操作方法(革兰氏染色实验)

二 乳酸酚棉蓝染色法

1 操作步骤

染色:于洁净载玻片上,滴1-2滴乳酸酚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外取少量带有  孢子的菌丝置于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观察:染好后的标本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酵母菌细胞、菌丝体和产孢结构等皆可被染成亮蓝色;背景为暗淡的蓝色。

乳酸酚棉蓝染色法

三 芽孢染色法

1 操作步骤

一般革兰氏染色只能把芽孢周围的细胞质染色,不能直接把芽孢染上,故芽孢会透亮,能够观察到芽孢。若不清晰可进一步采用芽孢染色法。

染色:用接种环取菌样涂布于玻片上,待自然干燥。而后通过火焰加热将菌固定于玻片上。将涂片放入平皿内,片上放两层滤纸,滴加足量的5.0%孔雀绿水溶液。将平皿盖好,54℃-56℃水浴加热30min。取出,去滤纸,用纯化水冲洗残留孔雀绿溶液。加0.5% 沙黄水溶液,染1min。水洗,待干后油镜观察。

观察:染好后的标本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芽孢染色法

四 荚膜染色法

荚膜(capsule)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

1 操作步骤

涂片:按常规法涂片,可多挑些菌体与水充分混合,并将粘稠菌液尽量涂开,涂布面积不宜过大。

干燥: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染色:用溶液A染5-7分钟。

脱色:用溶液B洗去结晶紫,脱色要适度(冲洗2遍)。用吸水纸吸干,并立即加1-2滴香柏油于涂片处,以防止CuSO4结晶的形成。镜检。

观察:背景蓝紫色,菌体紫色,荚膜无色或浅紫色。

荚膜染色法

五 鞭毛染色法

长在某些细菌菌体上细长而弯曲的具有运动功能的蛋白质附属丝状物,称为鞭毛。许多细菌都是运动的,通常使用鞭毛移向营养物质。鞭毛很薄,不易染色和观察。

1 操作步骤

涂片:取幼龄细菌培养物制成涂片。

干燥:火焰干燥及固定。

染色:鞭毛染色液2-3滴,在室温中染色2-3分钟。

脱色:水洗,干燥后镜检(油镜)。

观察:菌体和鞭毛呈紫色。
鞭毛染色法

来源:环凯转载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公众号。
提醒: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