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ATP技术用于表面清洁效果评价—关键问题答疑

发布时间:2023-03-21    浏览次数:996

来源:“六扇门Study”公众号 SIXDoors

ATP荧光检测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便于现场检测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与清洁效果验证。也出现了许多使用误区及疑问,如:想用ATP快速检测代替表面涂抹微生物检测;不知限值如何设定,希望厂家给出参考;设定好的阈值是否可以通用?生产工厂环境那么多,哪些位点用ATP涂抹检测对于改善环境清洁效果比较有效?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ATP的使用者,也不利于ATP技术的正确推广使用。针对以上困惑,小六查询资料,并请教使用者和ATP厂商,整理出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ATP洁净度检测是否可以替代表面微生物涂抹检测?

不能!

无菌不代表洁净,洁净不代表无菌。

一切生物细胞中都存在ATP,包括食物参照及微生物。

首先,实际生产现场,设备清洗后大多数为食物残渣带来的ATP,微生物ATP只占一小部分。所以,ATP实际检测结果反映的不仅仅是微生物水平,而是包含食物残渣在内的总的“清洁状况”。

其次,一个微生物细胞中的ATP含量是远远低于ATP技术检测水平的。有研究表明,如果用ATP来测量纯菌液,以细菌为例基本也要达到10^3才能达到ATP的检测灵敏度,后面还需要设计标准曲线,随着不同的菌株选择需要测定不同的标准曲线,所以用ATP的方法来测菌浓度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可操作。

下图为微生物和食物残渣所含ATP含量。

微生物和食物残渣所含ATP含量

2 不能替代微生物检验,用ATP还有啥意义?

ATP检测的作用是评估清洁度水平,这与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增加是有关系的。

RLU值越高,间接代表微生物污染的几率越高。

RLU值

此外,大家对“生产环境风险监测”的认识,大部分情况只用微生物标准去衡量清洗后的清洁度,这也是不对的!一个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案需要将传统涂抹微生物检测、ATP、表面蛋白等结合起来加以利用。

3 食品加工区域那么多,ATP采样点如何选择?

在清洁作业区内或食品处理区域内,食品接触表面、临近表面或生熟交叉污染可能性较高的位置,宜增加采样点数量。

每个食品生产设备至少宜设置 5 个采样点,食品处理区至少宜设置 10 个采样点。

根据食品、餐饮加工过程对产品的风险将整个设施划分为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分别为:

一区 zone 1

食品、餐饮加工过程中产品风险最高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清洁作业区或准清洁作业区内的食品接触表面。

二区 zone 2

食品、餐饮加工过程中产品风险低于一区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清洁作业区或准清洁作业区内靠近一区的非食品接触表面。

三区 zone 3

食品、餐饮加工过程中产品风险低于二区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清洁作业区或准清洁作业区内除了一区和二区外的其他区域。

四区 zone 4

食品、餐饮加工过程中产品风险最低的区域,包括食品处理区外的非食品接触表面和一般作业区。

4 每个区域ATP采样频率如何设置?

一区区域:宜每天(食品生产)或每周(餐饮加工)进行在每次清洗后或消毒后完成采样和检测。

二区区域:每周至少完成一次采样和检测。

三区区域:每 2 周至少完成一次采样和检测。

四区区域:每月至少完成一次采样和检测。

5 不同采样点位,如何操作采样?

人员手部:涂抹整个手掌和手指以及所有掌纹,来回涂抹手指间两次。

平整表面:涂抹10 cm ✕ 10 cm 的区域,随后更换方向再次Z字形涂抹,直至涂抹整个表面,所有折痕处来回2~3次加强涂抹

镂空表面:涂抹表面,累积面积达100 cm^2,边缘、镂空处加强涂抹。

管状圆形接触面:在管口处,即1 cm - 5 cm 处一圈采样,用涂抹棒在内壁顺时针向内涂抹4圈,逆时针向管口涂抹4圈

注意:对平坦、光滑、规则的食品接触表面直接涂抹 100 cm^2的面积;对凹凸、粗糙、弯折的操作表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待采样表面面积不足 100 cm^2时,可以从多个同类型、同位置下进行涂抹采样,累计满足 100 cm^2作为 1 件样品。

6 重点来,大家最大的疑惑——限值确定方法

(1)每清洁一次,采集一次样品,每个采样点需要从清洁后的表面至少采集30次测试结果。

(2)数据收集后,应进行初步审查,排除任何可能扭曲结果的明显异常值(高 RLU 值),以确认数据集是可接受的。如果结果不稳定,说明清洗过程变化很大,应进行清洗过程检查并稳定结果。

(3)计算每个采样点可接受数据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将平均值确定为合格值。平均值加上3倍标准差为不合格值

其中3-6部分内容来自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CA 029—2022《食品接触表面清洁效果评价 ATP 监测及限值要求》。

7 采用光电倍增管和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ATP荧光检测仪有何区别?

(1)性能方面光电倍增管比光电二极管多了一步二次放大的功能,可以探测到极弱的光信号,相对灵敏度就会更高,稳定性更好。在拭子效果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光电倍增管的ATP荧光仪要比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要高很多,可以测量更低的污染物和ATP水平,则能发现极低的污染水平。

(2)价格方面光电倍增管相比光电二极管要高很多。

具体如何选择,建议用户根据自己对性能和成本的要求,综合选择。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与ATP技术相关的疑问,可留言哦!

洁净环境微生物监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