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原材料 — 琼脂质控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2022-09-02 浏览次数:3870
琼脂的质控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和形态等感官要求,水分、灰分、淀粉试验、水不溶物、重金属、凝固温度、融化温度、凝胶强度和澄清度等理化指标,以及生物学指标。本文重点介绍凝胶强度、水分、澄清度和生物学指标。
1、凝胶强度
GB 1975-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中 A.5 凝胶强度的测定法 可以精确测定凝胶强度。因国家标准方法比较复杂,通常采用凝胶强度仪或质构仪进行测定。
配制1.5%琼脂水溶液,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C高压灭菌30min,冷却至50°C左右,摇匀,倒人50mL烧杯中,每杯加25mL,凝固后,将烧杯倒置过夜,提前取出置25°C左右放置30min,用凝胶强度仪进行测定,至琼脂表面压破为止,显示的数值为凝胶强度,单位是g/cm²,每个样品测定3个平行,取平均值。质构仪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GB 1975- 2010规定琼脂的凝胶强度(1.5%溶液,20°C)可分为低强度150g/cm² ~ 400g/cm²、中强度401g/cm² ~ 800g/cm²、高强度801g/cm² ~1200g/cm²和超高强度>1200g/cm²。
2、水分测定
琼脂水分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红外干燥法,其中直接干燥法和减压干燥法详见 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第一法和第二法。因红外干燥法操作简单,本书重点介绍该方法。
称取琼脂2g~3g,均匀分布于托盘上,置水分测定仪上进行测定,设置烘烤温度为105°C ,通过红外线烘烤至恒重,根据样品重量的变化,自动显示水分的数值。平行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GB 5009.3- 2010 规定水分≤22%,2015版药典规定水分≤20%。
3、澄明度
配制1.5%琼脂水溶液,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C高压灭菌30min,冷却至50°C左右,摇匀后倒入10mm×10mm比色杯,待凝固后倒置,放 4h后用可见光分光计测定。也可以摇匀后倒人酶标板,待凝固后倒置,放30min后用酶标仪测定。分别测定在430nm、525nm 和 655nm 波长时的透光率。430nm 在 0.5~0.75、525nm 在 0.3~0.49 和 655nm 在0.2~0.3。
4、生物学检验
1. 营养琼脂的配制
配方成分如下表:
配方成分 | 用量 |
蛋白胨 | 10.0g |
牛肉浸粉 | 3.0g |
氯化钠 | 5.0g |
琼脂 | 15.0g |
蒸馏水 | 1L |
pH值(25°C) | 7.3±0.2 |
称取上述成分于1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C高压灭菌15min,冷却至46°C左右,铺平板备用。
2.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和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
3. 质控方法
采用GB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中定量的方法中表D.1测定质控菌株的回收率。
4. 结果判定
判定结果参照如下表:
质控菌株 | 质控指标 | 方法 | 培养条件 | 质控评定标准 | 特征反应 |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 生长率和特异性 | 定量 | 36°C±1°C 24h±2h | PR≥0.7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 PR≥0.7 | 产生黄色色素 | |||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 PR≥0.7 | 产生绿色色素 | |||
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 | PR≥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