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GB 4789.3-2025大肠菌群计数标准变更要点汇总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376

来源:“六扇门Study”公众号

GB4789.3-2025大肠菌群计数标准9月16日就要正式实施,此次修订后,标准更加的严谨精准,高度与国际接轨,且验证依据翔实。

1、重点变更/ 增加了测试片方法

继GB4789.2开创性引入测试片法后,最新修订的GB4789.3进一步将该项技术纳入标准方法体系。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技术革新里程碑,测试片法凭借其高效、标准化操作等优势,即将全面覆盖常规微生物检测场景,标志着实验室检验效能与行业规范化水平的双重跃升。

新标准中4.8中提出了测试片的性能要求:

大肠菌群计数测试片(应以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为阳性结果判断依据,且性能符合 GB 4789.28 中相关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4789.28 中相关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性能要求1:以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为阳性结果判断依据,也就是需要测试片可以显示产酸、截留产气

性能要求2:性能符合 GB 4789.28 中相关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根据GB4789.28-2024的要求,大肠菌群测试片的主要评价参数,如:

测试片的主要评价参数

菌株需要选大肠埃希氏菌CMCC(B)43201或 ATCC 25922、弗氏柠檬酸杆菌CMCC(B)48098或 ATCC 43864、粪肠球菌 CMCC(B)32482或ATCC 29212。

参比培养基为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目标菌生长率不小于0.7等。

其他方面如:操作方法、菌落形态等可参照生产企业提供的操作说明执行。

所以:建议测试片的生产厂商要为客户提供一个验收指南,出厂质检报告。更贴心点,跟具有GB4789.28CNAS或CMA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合作,出具三方验收报告(前提这个实验室已经扩项了GB4789.28de能力),这样方便测试片的使用者可以灵活评估实验室是否需要再次做验收!

2、重点变更/ 乳及乳制品平板计数的培养温度均为30 ℃ ±1 ℃

为啥乳及乳制品平板计数的培养温度均为30 ℃ ±1 ℃?

标准修订过程试验验证发现,对于自然污染大肠菌群的生乳,无论是使用VRBA平板计数还是测试片计数,培养温度为30 ℃的计数结果均高于36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标准主要是考虑了乳及乳制品会存在自然污染的耐冷大肠菌群,平板计数宜在30 ℃培养。

国外权威标准,对乳及乳制品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培养温度,一般都低于36 ℃。如BAM规定为32℃,ISO标准为30 °C。

小伙伴请注意:新标准验证时如果采用添加标准菌株进行比对,30 ℃培养时平板计数的结果,未必会显著高于36 ℃培养的计数结果。

敲重点!!许多小伙伴会有疑问,做方法变更的时候是否需要做乳制品30 °C和36°C的验证比对?

小六个人认为:不需要,既然标准修改为30 °C了,这部分工作在标准修订验证工作中已经完成了。我们作为标准的使用者,不需要再次验证,直接使用即可,包括VRBA和测试片都一样。

做方法变更时,可以选择采用质控菌球/质控样做个能力验证即可。

乳及乳制品的范围,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1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采样与检样处理规程 乳和乳制品》的规定一致:包括生鲜乳,以及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炼乳、奶油、干酪、再制干酪、乳粉、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乳糖和酪蛋白等制品。

3、其他变更

1. 新GB 4789.3中要求“从同一稀释度的 VRBA平板上挑取典型和可疑菌落各 5 个,少于 5 个者,则挑取其全部菌落。”并给出了可疑菌落和典型菌落的描述。同时增加了附录D,结果计算示例,方便使用者参考。

这一点立足标准实际应用者的视角,对如何挑菌验证有详细规定,对典型和非典型菌落要分开验证,并且给出了菌落形态的具体描述,方便一线操作者对照,可以大大提高检验的质量和效率。

2. 对LST肉汤管乳糖发酵产气的观察修改为:小倒管或产气收集装置内有气泡产生,或轻轻振摇LST肉汤管可见试管内有细密气泡不断上升者判断为产气。